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媒体报道

新华社:AI赋能 业绩攀升——从数智蜕变看四川长虹如何突围

文章关键词:

2025年09月16日 20:00

        新华社北京9月16日电(记者袁波、李唐宁、刘旭阳)近日,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联合新华财经等媒体开展“我在‘十四五’这五年 上市公司在行动”主题宣传活动,展现上市公司在“十四五”期间取得的发展成果。记者深入四川长虹调研了解到,该公司在“十四五”期间迎来关键突破——2024年营业收入超千亿元;2025年上半年业绩再提速,营收同比增长10.28%,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.01亿元,同比增幅高达78.60%,创近4年同期新高。

        这份成绩单背后,是长虹在AI技术渗透、智能制造升级与全球化布局上的持续发力,也折射出传统家电企业转型升级的突围路径。

“AI全链”“云帆大模型”“全屋智能” 长虹“智”造突围

“现在,我们车间的智能产线能同时承接几百种个性化订单,库存成本较去年节省了近亿元。”走进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(下称“长虹”)智慧显示工厂,车间负责人指着18条高速运转的智能产线介绍说。

图为长虹智慧显示制造工厂(受访单位供图)

“AI全链”“云帆大模型”“全屋智能”等关键词成为长虹各业务板块负责人口中的高频词汇。目前,长虹设立了AI应用创新中心,长虹的AI布局覆盖了技术研发、生产制造、产品迭代的全链条革新。

早在2024年初,长虹自主研发的“长虹云帆AI大模型平台”就通过了国家网信办备案,成为四川省首个获批的AI大模型平台——这一平台,正是长虹家电全面AI化的核心技术基座。

“基于‘云帆AI’的大规模高质量语料训练及自研微调技术、蒸馏算法,我们的AI TV语音交互能实现‘毫秒级响应简单指令’,多轮交互理解准确率达91%。”长虹AI实验室负责人刘明华介绍说。

2025年以来,长虹全屋AI家电解决方案先后在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、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等国内外展会上亮相,智能感知与主动交互能力获行业与消费者认可。

AI赋能带来的产品升级直接带动了企业的业绩表现。长虹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,智慧家居业务实现收入为251.24亿元,同比增长超12%,在总营收中占比44.31%。同时,空调业务收入达116.03亿元,同比增长35.49%,AI云节能等技术的应用成为核心竞争力。

2025年1月,长虹智慧显示工厂入选全国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,记者在这里看到,18条智能产线深度应用了工业机器人、机器视觉、边缘计算以及5G与工业互联网技术,关键工序实现自动化覆盖。“现在工厂全年能承接600万台个性化订单,商业库存周转率提升145%,单库存成本较去年就省了近亿元。”工厂负责人介绍说。

在细分制造领域,AI成效同样显著:“我们通过数字孪生与AI算法融合,在锂电池生产中废损率下降30%至50%。”长虹能源相关负责人说,1至5月长虹一级能效电视出货占比高达70%,AI技术与绿色节能需求深度契合,成为其抢占“双碳”赛道的重要抓手。

熊猫IP领航 长虹“智”在构建全球竞争力

在近日举行的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上,长虹面向全球首次亮相的熊猫主题家电引发关注——这套产品以水墨设计、熊猫造型搭配“熊猫小白”交互智能体,将AI科技与熊猫生活习惯、四川竹林生态等生活环境深度结合,让中国文化符号转化为全球消费者可感知的美学体验。

图为长虹推出的熊猫主题家电(受访单位供图)

“从卖产品到建品牌,我们的出海核心是‘本地化运营+文化共鸣’。”长虹国际品牌中心总经理仵建波介绍说,从内陆企业到全球布局,长虹的出海之路已走过近30年。截至目前,长虹控股集团已在全球建成17个研发中心、22个制造基地,产品与服务覆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
应对不同市场的贸易壁垒与消费差异,“本地化”是长虹的核心策略。仵建波举例说,在欧洲市场,长虹侧重高端设计、节能环保与家居美学;在东南亚市场则聚焦高性价比与气候适应性功能优化。

在品牌出海层面,长虹构建了“体育IP+熊猫IP”的双轮驱动模式。仵建波介绍说,2024年以来,长虹抓住全球“冰雪经济”热潮,与国际雪联单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世界杯等全球性赛事合作,形成冰雪、网球、橄榄球等全球体育IP矩阵。

在出海发展渠道端,长虹采用“线上+线下”双轨模式:线上依托Amazon等电商平台拓展销路;线下通过体验店、合作零售商及国际展会强化用户体验:“让消费者亲手摸、亲眼见,才能真正感受到产品的性能。”仵建波说。

对于未来的全球市场构想,仵建波透露,2025年长虹已将欧洲、澳大利亚、印尼确立为三大旗舰市场,“区域深耕与产品升级是当前重点,我们会通过强化当地渠道建设、提升服务体验,更好匹配当地消费者诉求,逐步增强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。”

“我们多年数字化建设积累了大量数据,多用于透明化展示与追溯,基于数据分析的决策、预警等应用较少,在提质降本增效的数据分析挖掘上有很大空间。”长虹控股集团智能制造推进部副部长顾尚林说。

未来,长虹将对外网联赋能智慧企业、智慧城市等,并发挥电子信息产业链链主作用推动中小企业发展;对内大力推进智能化升级改造,实现先进级及以上智能工厂覆盖80%,夯实全体系、大规模、低成本、高质量一体化制造能力,巩固并扩大相关领域的全球竞争优势。

分享到:

热点新闻

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

0816-2438085

ch@changhong.com

收藏我们

长虹官方微信

长虹官方抖音

蜀ICP备09001737 | 支持ipv6网络 | ©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        地址:四川省绵阳市高新区绵兴东路35号

可用网站信用评价

网上交易保障中心

诚信网站

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